2024年,江门市公安局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有关要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公安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执法监督年”工作目标,全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保维稳工作部署要求,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道路交通整治“春雷”行动、“冬雷”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涉黄赌违法犯罪、酒驾醉驾和货车摩电交通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社会治安大局平安稳定。二是构建以“四率”为核心的执法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结案率、群众满意率,降低负面评价率、投诉率为导向,通过每日监测、每周点评、每月小结通报机制,提升结案率。全市刑事(含年前案)、行政案件结案率较去年大幅提升。三是推动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案情相对简单、违法事实清楚、违法嫌疑人自愿认错认罚的行政案件,采用简化取证方式和审批手续等措施快速处理。2024年以来,全市行政案件适用快速办理程序办理超过4057宗,快办率已达24.6%。四是全面提升全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软硬件水平。全市共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成立全市共208人专职管理队伍,为办案民警提供“六统一”服务;拓展合成作战、邮寄送达、保证金缴纳等执法服务,执法质效不断提升。
(二)突出法治效能,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一是定期监测风险示警案件。利用新警综平台的风险预警功能,定期对警情分流超时、立案超期、行政案件超期办理问题进行风险预警,2024年以来监测示警的警情案件整改率达91.6%。二是深入推动案件评查工作。对久侦未结经济犯罪案件、涉企案件、结案案件案进行案卷抽查,一案一表,评查发现各类执法问题,并严格督促落实整改。评查结果纳入年度执法质量评价内容和个人执法档案,倒逼执法办案单位和民警规范执法,形成整改一个案、规范一类案的完整闭环。三是开展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涉案财物“四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查纠整改了一批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四是建立案件盯办机制。印发《江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盯办工作机制》,形成“办案部门主体责任,专业警种分管责任,法制部门监管责任”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针对重点案件逐案列出侦查提纲,指定专人跟进,提升案件案件质量。
(三)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落实普法责任。一是开展行政立法立规工作。完成《江门市租赁房屋管理条例》的起草、调研、征求意见等程序,提交市政府审议;推动《江门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条例》纳入2025年立法调研项目;制定、修订《江门市公安机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江门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江门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批规范性文件,规范社会管理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运行。二是出台多项执法指引。从案件管辖、执法责任、执法实效等方面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印发《关于办理组织未成年人有偿陪侍案件的指导意见》《江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营性服务场所违法犯罪执法指引》等10余份文件。三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设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宪法宣传日、人民警察节、反诈宣传日等节点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其中开展交通劝导宣传活动130多场,悬挂宣传横幅1000多条,摆放宣传展板300多块,发放宣传单张6万多份。
(四)全面正确履行公安机关职能,推动转变政府职能。一是优化商务和人才签注流程。实施往来港澳商务签注“智能办”,停留期限由7天延长至14天,共签注324件次。优化人才服务,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服务窗口”。二是开展车驾业务弹性服务措施。实施暑假期间“提前上岗、延迟下班、周末加班”措施,为14.4万余人次提供驾考服务;针对“上班族”,开展30多场“周末检验专场”;针对乡镇地区距离远、企业职工无暇办证等问题,“流动车管所”深入乡镇、厂企、社区,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1800多宗,服务群众2500多人次。三是做精“一件事”服务。做好“一前”“一后”服务,办事前实现群众“一次登录、全项提示,一件待办、全程引导”,业务逾期后通过短信、电话等多频次提示,减少矛盾投诉;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计为企业群众解决“难办事”200多宗,群众反馈满意度为100%。四是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派出所“两队一室”运作模式,推动社区民警常态化进驻综治中心,会同有关部门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诉求事项3208条。
(五)聚焦法治人才倍增工作计划,努力提升队伍执法水平。一是开展全市法制员攻坚轮训,锤炼过硬法制队伍。举办全市公安“无所不谈”所长学堂法制专场,分管法制工作局领导作主题授课,邀请市检察院检察官、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广东警官学院讲师进行专题授课。二是组织执法资格考试,“以考促学”提升民警执法能力。组织民警参加党内法规应知应和学法线上考试、基本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推动全警学法用法守法浓厚氛围。三是深入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大培训。结合典型执法执勤案例,采取理论和实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情理”执法理念专题培训和政治轮训,局主要领导亲自拟发“大讨论、大培训”五条倡议,共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5次,编印活动工作动态、周报及信息专刊。
二、认真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市公安局主要领导认真执行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积极履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一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法治公安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法治引领、规范、支撑作用。二是以上率下发挥法治引领作用。局主要领导带头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各项工作,制定法治公安建设实施规划,把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解决涉公安机关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年内及时向本党委和政府请示汇报。三是亲自部署法治理论学习。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局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24次,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关重要论述。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个别民警对执法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执法规范化等理念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行政案件结案率和年内刑事案件结案率与省内先进地市还有差距,执法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政务服务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运用信息化“智慧”手段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需再深化、再提升;在配合“港澳车”“粤车南下”等政策安排,在出入境、车驾管、户政等方面还应进一步推出更多服务保障措施,推动大湾区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市公安局将继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深入推进我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公安民警执法公信力和公安法治化水平。针对执法办案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继续构建以“四率”为核心的执法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发挥办案中心对执法办案全流程、全要素监督管理的大平台作用,持续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对执法人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建设,探索建立执法理念、执法方式和现场执法执勤相融合的培训模式。